今天 177阅读 0评论

  9月23日,记者从我市相关部门获悉,近年来,重庆坚持以用促保,持续推进资源活化利用,实施了慈云寺—米市街—龙门浩、大田湾—文化宫—大礼堂、山城巷、十八梯、鲁祖庙、马鞍山“堂里”等一批重点项目,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活化利用成效明显。

  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重庆现有5个市级历史文化名城、54个历史文化名镇、48个历史文化名村、11个历史文化街区、31个传统风貌区、777个历史建筑等资源,代表了传统巴渝、明清移民、开埠建市等传统风貌特征。

  为做好保护传承工作,近年来,我市不仅出台了《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》《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》等政策文件,编制了《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(2020-2035年)》等规划,还坚持以用促保,持续推进资源活化利用,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。

  其中,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采用政府主导、市场参与的实施模式,以保护规划为引领,通过“招拍挂”引入市场主体投资,实施修缮建设和招商运营。风貌区保护了7处文物保护单位、3处历史建筑、81棵大树和古树、“七街六巷”13条传统街巷以及老梯坎、老堡坎、老防空洞等资源。

  慈云寺—米市街—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采取政府、国企平台等多方参与机制,坚持规划引领街区保护传承,以用促保推进街区活化利用,保护了20处文物保护单位、15处历史建筑、31棵古树、12条传统街巷、2处缆车道遗址等资源,并以“绣花功夫”对各个年代的建筑开展“修旧如旧”的修缮,最大限度保持街区传统风貌真实、完整的效果。

  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方面,我市以“留住乡亲、护住乡土、记住乡愁”为目标,完成六批次中国传统村落调查推荐,164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;开展四批次重庆市传统村落调查认定,将67个村落列入重庆市传统村落名录,并挂牌保护。

  我市全面启动了164个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单馆建设,规划建设51个精品馆、113个标准馆,已建成21个精品馆和84个标准馆,并支持江津区四面山镇双凤村等3个传统村落建设巴渝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(实体馆),通过声、光、电等实现全息影像、虚拟现实等功能,让群众沉浸式体验传统村落的魅力,留住乡愁记忆。

  此外,我市还建立起乡村建设人才教育培训管理和评价体系,发掘巴渝传统建筑建造技艺传承人23名,培育巴渝传统建筑工匠293名,举办川渝古镇古村落保护发展论坛和“巴山蜀水·美丽乡村”设计大赛,助力川渝传统村落连片保护发展。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陶玉莲】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 表情: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177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

目录[+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