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“杂技之乡”的“洋学生”:融于身体的是艺术也是文明

09-14 914阅读 0评论

  沧州9月14日电 题:我国“杂技之乡”的“洋学生”:融于身体的是艺术也是文明

  作者 裴国荣 王昱鑫

  “来这儿学习感觉前进特别快,从把握不了蹬物的平衡到称心如意,每一个动作都需求极大的耐性和意志,直到让它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。”近来,来自美国的杂技学员杰克正在我国“杂技之乡”吴桥练“蹬技”。

  河北吴桥杂技艺术校园偌大的操练厅里,一张彩绘中式八仙桌在杰克的脚上旋转、腾翻,令人目不暇接。此间包含杰克在内,共有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65名杂技学员正在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学习操练。

  “人世游乐无双境,全国杂技榜首乡”。吴桥县隶属于河北省沧州市,至今当地流传着“上至九十九,下至才会走,吴桥耍杂技,人人有一手”的歌谣。着迷于“蹬技”的杰克,每天都会很早来到操练厅,开端一天的杂技操练。杰克说,吴桥杂技不仅是一门艺术,更是一种文明体会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我国“杂技之乡”的“洋学生”:融于身体的是艺术也是文明
                9月13日,美国杂技学员杰克正在我国“杂技之乡”吴桥操练“蹬技”。 马天龙 摄

  “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,吴桥杂技是一种植根于民间,用肢体言语传递力气与美的陈旧艺术,它具有悠长的前史和惊、险、奇、绝的艺术魅力。”据河北省杂技家协会会员张彦广介绍,1957年,吴桥出土的距今1500多年的南北朝东魏时期墓葬杂技岩画,足以证明此间杂技前史的长远。

  本年21岁的琳达是塞拉利昂杂技马戏团的一名杂技演员,关于闻名国际的吴桥杂技很早就心生神往。她说,这儿有十分棒的杂技校园,每个人都有具体的训练计划,用新学到的我国话说叫“对症下药”,“教师们很好,当然也很严,但我知道,他们想要咱们学到最好的东西”。

  河北吴桥杂技艺术校园教务科科长陈健介绍说,为让学员赶快习惯这儿的学习环境,校园不光拟定了具体的训练计划,还为他们装备了专职教练、翻译和日子教师。该校是我国最早的专门培育杂技人才的中等专业艺术校园,自2002年起承当我国杂技类援外项目,现在已训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0名外国学员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我国“杂技之乡”的“洋学生”:融于身体的是艺术也是文明
                9月13日,外国杂技学员正在操练杂技。 马天龙 摄

  来自老挝的红姆对我国“柔术”特别感兴趣,这是她第5次来到吴桥。不同的是,本年红姆的身份从学员变成了教练。跟她一同来此的还有15名老挝杂技学员,翻跟头、顶技、柔术、晃圈,每一项红姆都会仔细监督。

  “杂技不仅仅只要艰苦,它是对自己身体的探究和打磨,信任回国后,这些孩子都可以成为技艺高超的杂技演员。”红姆说,除了我国杂技,他们还学过越南杂技、俄罗斯杂技,交融了多个国家的杂技文明。现在老挝的杂技表演大部分是在我国学习的节目,十分受欢迎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我国“杂技之乡”的“洋学生”:融于身体的是艺术也是文明
                9月13日,来自老挝的红姆(右)辅导学员杂技动作。 马天龙 摄

  杂技百戏,惊险奇绝。据统计,现在我国杂技中仅吴桥杂技就有10个类别近1000种杂技节目。以吴桥命名的我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自1987年兴办以来,被誉为“东方杂技大赛场”,与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、法国巴黎“明日”国际马戏节齐名。

  跟着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接近,已学习近两个月的外国学员把吴桥杂技的精华项目练得益发纯熟。忙中偷闲,65名“洋学生”齐聚一堂,提早举办了一场“品月饼、赏杂技”联谊会,或跳着自己国家的舞蹈,或展现此间学习效果,共叙友爱之谊。

  “这一批学员最小的14岁,最大的53岁,他们回国后将进入艺术集体,或许从事杂技教学工作。”陈健称,杂技作为2800多年前最早的文娱方式之一,发展到聚集各种表演艺术于一堂,是因为它始终是敞开的、容纳的,“而这正是互相沟通的含义”。(完)

【修改:张子怡】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 表情: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914人围观)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

目录[+]